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日前公示了全省890座煤礦2022年度分類情況,其中A類煤礦57座、B類煤礦444座、C類煤礦205座、D類煤礦184座。
通知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全省煤礦分類工作,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西省煤礦分級分類安全監管監察辦法的通知》(晉政辦發〔2020〕22號)要求,綜合考慮煤礦安全管理、開采技術條件、災害程度、生產布局、裝備工藝、安全誠信、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人員素質及生產建設狀態等因素,將全省煤礦按安全保障程度從高到低確定為A、B、C、D四類。
山西省應急廳已對各市上報的2022年煤礦分類情況組織開展了審核、公示工作。
其中A類煤礦為安全保障程度較高的煤礦,B類煤礦為安全保障程度一般的煤礦,C類煤礦為安全保障程度較低的煤礦,D類煤礦為長期停產停建、證照或建設項目手續不全煤礦。
對A類煤礦實行以下激勵政策:
(一)在地方人民政府因其他煤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采取區域政策性停產措施時,原則上不納入停產范圍;
(二)停產后復產驗收時,優先進行復產驗收;
(三)在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時,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以直接辦理延期手續。
對C類生產煤礦依法暫停其水平延深、煤層配采等改建、擴建項目的審批,以及生產能力核增工作。
上述數據與2021年分類情況相較,煤礦總數增加10座,A類煤礦增加4座,B類煤礦減少56座,C類煤礦增加42座,D類煤礦增加20座。
按地市來看,太原市48座煤礦中,A類煤礦0座,B類煤礦18座,C類煤礦11座,D類煤礦19座。
大同市59座煤礦中,A類煤礦2座,B類煤礦30座,C類煤礦15座,D類煤礦12座。
朔州市65座煤礦中,A類煤礦11座,B類煤礦28座,C類煤礦16座,D類煤礦10座。
忻州市67座煤礦中,A類煤礦13座,B類煤礦26座,C類煤礦11座,D類煤礦17座。
陽泉市50座煤礦中,A類煤礦0座,B類煤礦24座,C類煤礦12座,D類煤礦14座。
晉中市126座煤礦中,A類煤礦7座,B類煤礦47座,C類煤礦39座,D類煤礦33座。
長治市112座煤礦中,A類煤礦0座,B類煤礦85座,C類煤礦14座,D類煤礦13座。
晉城市116座煤礦中,A類煤礦7座,B類煤礦66座,C類煤礦31座,D類煤礦12座。
呂梁市125座煤礦中,A類煤礦10座,B類煤礦71座,C類煤礦21座,D類煤礦23座。
臨汾市110座煤礦中,A類煤礦7座,B類煤礦41座,C類煤礦35座,D類煤礦27座。
運城市12座煤礦中,A類煤礦0座,B類煤礦7座,C類煤礦1座,D類煤礦4座。